【风险提示】微信语音诈骗?这些新型电信诈骗要警惕 ( 2019年09月18日 )
近日又显现新型电信诈骗方式。
情形一:微信语音诈骗
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,有时必要向对方回复“是我”等阐明身份信息的语音,信用,这些语音信息极有也许被犯警分子利用。 骗子通过窃取微信号,并利用录制好的语音,在微信上骗取摰友信任并借钱。
情形二:冒充警务系统APP诈骗
有骗子制作了一款“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”APP,基本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。 一旦将银行卡号、身份证、手机号、登录暗码、交易暗码等输人后,你的银行账户就彻底上当子把握了。
情形三:赔款诈骗
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,自称把快递弄丢,要全额赔款,让你添加其微信后,先是诱导你进行网络借款,然后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、二维码等手腕,套取信息诈骗财帛。
情形四:盗窟微信诈骗
一些盗版开发商开发出一些如盗窟微信等“流氓软件”部署在老年机上,若开通了支付功能,绑定了银行卡,则会招致个人隐私泄露并面临财富损失的危险。
情形五:微信账户验证诈骗
骗子通过“平安支付解决”账号发来微信,称根据网络刑法规定,你的微信账户必要二次实名验证,并附上一条从新认证的链接,一旦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号、微信支付暗码等信息,银行卡资金便会被盗刷。
为此,民警提醒,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为摰友,更不要在与陌生人聊天时透露个人信息和声音。 向不能确定真实身份的摰友转账时,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“2小时到账”或“24小时到账”,以预留处置惩罚时间。 同时,物业,养成设置摰友备注的习惯,赞助分辨“克隆”摰友。
民警还特别提醒,以下四种链接也不要随便乱点。
网上测试类: “测测你前世是谁”“测测你的出轨概率”……测试时输人的姓名、诞辰、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靠山背景,对其梳理,有也许拼凑出残缺个人信息。
来历不明的二维码: 一旦二维码中植入了木马病毒,可盗取网银暗码,并把钱转走。
手机短信中的链接: 收到短信内容波及网址的,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,尽量不要去点击。
社交平台上的链接: 不要随便点开在社交平台上发送的网络链接,更不要随便在链接中输入银行卡信息或任何支付暗码信息。
,社区